近期丰巢借推广会员之名对快递存放进行收费,即每个月花5元成为付费会员,就可以长时间(7天)存放,不限次数;对非会员用户,快递在丰巢柜中超时12小时则按照0.5元/12小时收费,最多收3元。此事受到广大用户的抵制,且持续发酵,但是丰巢收费规则已经生效,似乎没有了转圜的余地,而不少小区甚至业主更是直接的表示抵制。
丰巢自2015年成立以来,一直在布局多城市智能快递柜网点,而快递柜收费,也不止丰巢一家,为何单单丰巢收费遭到强烈抵制?一是时限问题,相比大多数快递柜超过24小时才开始收费,丰巢12小时即开始收费显然在时限上更苛刻一些。二是对于小区用户来说,本来快递上门是理所当然的服务,快递柜的选项更多的是方便快递员或是在外的用户,而丰巢针对12小时以外开始收费的规定,显然触怒了大多数用户,且丰巢本身针对快递员存放已进行了收费,两头收费显然两头不讨好。
显然,丰巢急于推行收费机制的同时,并没有真正的了解用户,而这些用户,其实对于丰巢也没有过高的粘性,丰巢和用户实现的交互,也仅仅是取件这个操作。丰巢以为可以进行收费的用户,其实并不算是丰巢的用户,这些用户仍然掌握在多数快递公司手上。
同时,现在菜鸟驿站和快递柜业务非常普及,在丰巢之外,不管是快递员还是用户,都有其他的选择,此外,对丰巢不买账的用户,甚至可以和快递员约定时间投递甚至要求送货上门,所以,快递柜业务实际上更多的是方便快递员,但是丰巢两头收费的举措却惹恼了两头的用户,快递员也不买账。
看似五毛钱引发的问题,实则是丰巢对自己定位不明确,丰巢的刚需用户,并不是社区住户,而是快递员和电商企业,错误预估用户粘性是丰巢在此次事件上的失误,急于开拓会员市场却没有找准盈利模式,也是丰巢此次风波的问题所在。重资产模式的快递柜业务,仅靠从快递员和用户双方中间收取寄存费用及其他广告费用收入,完全不足以抹平亏损。
换个角度,丰巢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现在即时配送需求强烈的餐饮和生鲜赛道,通过对柜体进行改造迭代,开拓生鲜餐饮寄存服务,看能否突破重围。